会员体系设计不应该只围绕钱和服务,还要围绕一个用户在生态中的种种价值。这样的闭环,才能做到服务好用户,并且能够降低运营成本给到用户真正他想要的,而你自然也会得到超乎意料的回报。
《庆余年》火了,同时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会员也火了。就在电视剧热映的时候,平台方想出一个赚钱的法子:会员用户支付50元或者额外支付3元/集,就可以比别人超前多看6集的电视剧。
这个做法引起网友骂声一片,随即上了微博热搜。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批评:“视频网站套路层出不穷,吃相太难看”。
不敢受辱的VIP们,揭竿而起,“本来我想支持正版,但你非逼着我看盗版”。12月19日晚,《庆余年》46集资源,全部泄露,在网上疯传!而且高清、无广告,一口气看完。
01
关于会员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不少人认为会员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贵族的马场。当时马场为了区分一些贵族与平民,于是给贵族颁发了会员卡,这样的话只能让消费能力强的达官贵人进场消费,这也算是比较早的消费群体细分了。
会员卡可以译作VIP,VIP是veryimportantperson的缩写。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非常重要的客人”。既然是非常重要的客人,那自然是要区别对待了。所有会员体系无一例外都为会员设有各种各样的特权。
如果有读者喜欢看《越狱》,相信里面有个桥段你一定印象深刻:女主萨拉父亲的U盘放在了俱乐部,这是一件重要的证物,而男主迈克尔没有会员却不能进入,最后大费周章才把U盘弄到手。
到了后来就开始淡化了会员上面这个属性了。有个二八定律说的是:商业中80%的营收都是由20%的顾客带来的。通俗的话来讲,这20%的顾客就是我们口中的“熟客”。
这时候的会员体系设计其实主要是为了讨好这部分客人。采取会员制度自然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可以增加顾客粘性以及忠诚度。而这个初衷是建立在商家与客人的信任之上的,最初商人与顾客彼此都了解。你多次捧场,亲昵得都让人不好意思了,于是我给你一定的好处,这种好处可以是折扣,可以是返现,可以是积分等等。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会员卡是销量增长的万能解药,于是乎会员卡开始泛滥开来了。商场开业满大街派发会员卡变成了常规操作,这种会员卡其实鸡肋无比,通通不满足以上两种因素:
1)给顾客带来尊贵的体验
很多会员卡门槛极低,只要你是个自然人,拥有一个手机号就可以登记领取会员卡。其次,比如说像街边麻辣烫,它也弄一个会员卡,这样起到效果是什么呢?我们不讨论吃麻辣烫是否低俗的问题,但恐怕也很难把麻辣烫跟高雅一词联系起来,它的会员带来尊贵的体验了吗?
2)顾客与商家之间的信任
会员卡的诞生其实是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因为这是一种买卖双方的共赢关系。但是如今很多商家是怎么做的呢:“会员不参与折扣优惠活动”“会员时间仅限工作日”“会员积分兑换到时清零”如果真的是把顾客当做朋友,那为何要层层设防,这种信任又从何而来?
很多商人也无暇多想,别人家都出会员卡了,营销部门还在傻乎乎等什么?
一窝蜂是人类的天性。然而这样导致了一个后果,顾客就像是水里的鱼,面对诱饵变得更加谨慎了,顾客潜意识里面产生了这样一个公式:会员=套路。很多人碰到会员卡就避之不及。
我多次强调,会员就是一种产品,需要用产品的思维打造。我以前发过一篇文章讲过产品与商品的概念,感兴趣可以回去看一下《从商品到产品》。会员并非我们想当然的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会员产品自然需要有产品化的思维和产品化的考虑。下文列举了浩沙以及Costco的两种会员,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都成功了吗?他们有没有按照产品化的思维去打造?
0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浩沙正式成立。创始人施洪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家弟子,19岁的时候没考上大学,便外出闯荡,从服装裁剪、打扣子到包装,什么活都干。等赚到一桶金之后,施洪流便想着自立门户,因为之前干的都与服装有关,自然进入了服装行业。
“我一般不喜欢做竞争激烈的领域,喜欢专注在细分领域,做大家所说的行业隐形冠军。”
年,施洪流引进了大型健身俱乐部的模式,在北京成立了浩沙健身。浩沙健身店很有意思,陈列道具全部都是健身房中常见的设备,虽然卖得是服装,但店面装修就跟健身房一样。施洪流洞察到室内运动的商机:跑步机跑步、有氧健身操、瑜伽、动感单车、形体力量、拳击、街舞、舞蹈……浩沙健身,一店俱全。
每次见到施洪流,他总是带着和善的笑,不多说话,也没有什么夸张的肢体语言,甚至显得有些“腼腆”。
年5月,拥有20年品牌历史,家门店,30万会员的浩沙面临生死时刻,相关新闻铺天盖地。施洪流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总部紧关大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