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老命你也做不出伟大的作品拒绝长时

楚汐

选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就三个字:为啥呀?

事实上,这正是我看到本书《拼了老命,你也做不出伟大的作品》时的第一反应——不服气。

凭啥拼了老命,还做不出伟大的作品?可别和我来那一套「天赋之说」哈,即便我承认每一行业都有天赋之才,但我从不相信大作只能出于天才之手。

因此,正是带着这种「挑事儿」的心理,仔细翻阅了本书,以及本书译者针对书名翻译的一篇说明文,才明白个中真相竟是如此:

本书原名是HOWTODOGREATWORKWITHOUTBEINGANASSHOLE,对稍微懂点儿英文的读者来说,当该是瞬间就能秒懂译者的为难了吧?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不当混蛋的情况下,如何做出伟大的作品?很显然,这样的直译当作书名出版,明显会为难一堆人,更有甚者,这书都可能到不了我们的手……

因此,这最后的既定名,虽说可能会让一些如我这般的刺儿头第一眼看去,有那么点不服气外,但在仔细读完本书内容后,回过头来,倒是不得不心服口服叹一句:这名儿,意译的还挺恰如其分的。

事实上,这本《拼了老命,你也做不出伟大的作品》,是写给创意总监的实用工作指南书,旨在向所有创意总监,以及创意工作者展示一种健康且高效的可持续工作方式,并提供了许多有关如何与同事相处、避免敌对的工作环境、创建积极的公司文化等实用而有趣的建议,提倡一种快乐工作、平衡生活、轻松主导自己人生的工作理念。

本书作者保罗·伍兹,是爱尔兰屡获大奖的设计师,有15年的设计生涯,主张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埃登斯皮克曼是负责创意和科技团队的首席创意官,曾为出版、金融、可持续发展和交通等多行业提供产品设计、品牌推广以及服务设计创意。在业余时间,保罗还是一名插画家,也是讽刺行业网站Adloids的联合创办人之一。

在书里,保罗借着他那辛辣毒舌的言辞和爆笑的简笔漫画,为我们揭示了创意设计行业里的那些备受吐槽的陋习——长时间加班、极端自我、对新人不友好,混乱的工作流程……等等,他将这些统称为「混蛋文化」;同时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在信息时代,这种混蛋文化并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因为「伟大作品的核心是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只有做得开心才会继续待在你的工作室」。

换言之,在越来越数字化的当下,优秀的人才往往有着更多的信息和选择;相应地,作为创意总监,想要留住人才,创造出一流的作品,就要敢于打破固有认知,突破行业陋习,尝试一种更健康且高效的可持续性工作方式。

本书内页配图

这里,我们且以创意行业最为常见的加班问题为例,来感受一下作者保罗的思维角度和建议方法吧~

一、长时间加班,并不会让你更优秀

提起加班文化,显然各行业都难以避免这个问题。只是在创意设计行业,更为人所诟病,因为几乎成了一种默认的常态。长时间加班不仅在意料之中,还被广为传颂,甚至当成一种荣誉。

试问一下,当我们一提到创意设计时,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加班狗?那么,这样的条件反射式的认知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更重要的是,这种默许的行业加班文化就是合适的吗?

保罗在书里直言不讳地说,长时间加班并不一定能做出更好的作品;也并不会让你成为更好的创意工作者,甚至不会让你成为更好的人类。长时间加班只能说明你管理时间的能力糟透了。

本书内页配图

事实上,在德国和瑞典、挪威等国家,工作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的,但却做出了世界上最高质量的创意作品。当他们为此自豪的同时,更是说了一句直戳人心窝的话,「你没能在8小时内完成自己的工作,那肯定是你自己的能力问题。」

当然,看到这里的你,或许会在心里腹诽:这些道理我自然都懂啊,但有时候就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呀,周围的同事都在加班,你好意思先走吗?领导就喜欢在临下班前布置任务,我能说不吗?……

诚然,这些都是时下职场里轻易绕不过去的问题,但大家都默许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的。倘若大家都听之任之,只会让加班越来越内卷,最后的结果也是不言而喻:

要么是草草应付完工,影响到交付作品的质量;要么是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健康;要么是员工受不了过度加班而离职;要么是员工越加班越麻木,再也没有主观能动性与创意思维……想想看,这些,会是当初公司花大成本招聘优秀人才的初衷吗?

很显然,不可能是!

二、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工作环境,不长时间加班

当然,你可能还是会质疑,在现实生活中,要处理客户关系、作品的截止日期、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还有优秀作品也需要时间打磨……怎么可能不加班呢?

本书内页配图

对这个问题,作者保罗在书里很明确的表示:相信我,这的确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工作环境就好。这里分享几点建议如下:

比如,要解决因工作任务太多,时间不够,而不得不加班的问题,可以从定义项目范围入手。也就是说,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花点时间定义好项目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要让项目相关的所有核心团队成员都参加。这是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维方式,而具体关于项目范围规划的技巧,作者另有章节专门说明,这里就不赘述啦。

又比如,所有的创意工作者都有追求极致的完美的执念,喜欢无限次地打磨自己的作品,因此,对于任何需求,总是无条件的接受,并进行修改;但一味地满足于客户不断提出的需求,并非好事;所以,有时候也要学会回绝客户的一些需求,不要害怕说不。

再比如,可以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当项目出现问题时,及时向客户坦诚相告;对所有的任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展示作品的截止日期,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时间管理……

本书内页配图

当然,这些建议都是为了在公司里更好地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工作环境,尽量不长时间加班。但事实上,我们也心知肚明,偶尔还是会有不可抗拒的加班情况,那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也很贴心地给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要提前通知,征求团队的意见;因加班产生的餐费和交通费要予以报销;加班结束后,要适时让员工进行调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为项目负责人,要和团队一起加班……等等。

诚然,这些建议乍看上去有那么点老生常谈,但抛砖引玉的目的是让公司能够真正引起重视,本着人性化管理的态度来应对加班文化。

拼了老命,你也做不出伟大的作品:写给创意总监的实用工作指南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45购买

写在文末:

如前所述,作者在本书列举了四大创意行业的陋习,而加班文化只是其一,更有那极端自我、对新人不友好,混乱的工作流程等问题,保罗在本书也是从各角度进行解析,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图、自检流程图、实操思维导图、以及可裁剪下来并黏贴在墙上以便时刻提醒自己的行动准则图示……等等方式,让我们在其戏谑化的文字和插图中,轻松get到核心要点,更好地自我反省,并适时适度地调整当下的工作方式。

本书目录页

更有甚者,书里还金句频出,对于一些初入职场,有心无力改变现状的职场新人而言,无疑也是本有趣好玩的「职场解压书」——在作者不留情面的吐槽中,收获几分正能量,平复一下坏情绪,继续修炼自己的能力,也是极好的。

-END-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我是

楚汐思读绘,感谢阅读,期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