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64745.html徐东军
磨剪戗刀随着一声浑厚洪亮的“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呼喊,郢子里有的老奶奶、大妈、大嫂会拿着一把卷口的或豁口的或用钝了的菜刀;大姑娘、小媳妇会拿着平时她们做针线剪布用钝了的或松了钉子的剪子。让磨剪戗刀师傅给磨一磨,使之锋利好使。磨刀人看到有生意了,便把掮在肩上的一条比扁担略宽一点的板凳落下来,放在地上,然后迈开一条腿跨过板凳,接过她们手中的刀剪,仔细检查一下锋口,心里有了底,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坐下来骑在板凳上,开始施展他的才艺了。别看这条仅有一米多长的窄窄的板凳,它可是磨刀师傅赖以养家糊口的家当。板凳上面镶嵌着一个磨刀石、一个砂轮机、一个铁砧子,挂着一个盛水的大口瓶子供磨刀时润水,再挂一个包包,包里装着戗子、锤子、錾子等磨剪戗刀所必用的工具。磨剪戗刀的行业,学问可深了,正如人们所说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有的剪子或刀,简单的磨几下就锋利了;有的需要修理一下,口厚的需要戗薄、缺口的需要修剪整齐、卷口的需要用锤或錾子把卷起的部位修好;有的剪子穿钉松动了剪口不合齿了,需要用锤子合紧后才可磨;有的刀和剪子是磨不快的,人们称谓它是磨背口的。能有本事把磨背口的刀或剪子磨锋利,这样的磨刀师傅才算得上怀揣绝技了。如果我们自己能把磨背口的刀剪磨快了,谁还会找磨刀师傅呢?平时家里用的菜刀,感觉到钝了时,一般自己家里都备有磨刀石,随便磨一磨,也就锋利了。磨刀石是家庭常用的用具,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开始,一直伴随着农耕的家庭传至机械化农业之前,每位从事农业耕作的人们皆离不开它。除非是把刀口斩卷起来,或用刀砍骨头等镚缺口了,才花钱让磨刀师傅给修理一下再磨快。有时候由于自己磨,掌握不好磨刀技术,往往会把刀口磨背了,刀口一旦磨背了,任凭怎么磨,就是磨不锋利或者会出现越磨越钝的现象,这样必须拿给磨刀师傅去磨。磨剪戗刀师傅就是凭借他们的一手绝活,才掮上一条窄窄的板凳,走南闯北,养家糊口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能看到有北方的汉子,肩扛板凳,沿着村庄或大街小巷叫喊“磨剪子嘞戗菜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达,我们国家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先进的机器生产冲击着手工作坊,淘汰了很多传统的手工工艺。像磨剪戗刀、修箩筛、打扁担箍、补锅这些曾经服务千家万户的行当都被彻底颠覆了,靠磨剪戗刀已经不能养家糊口了。我们已经迎来了修电脑、手机和各种家用电器的科技时代。磨剪戗刀这种手艺已经不招人待见,并且离我们渐行渐远。与时俱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大道。我所流连的是那一声洪亮的“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叫喊,它呼唤了几千年,曾经给人们带来喜悦,解决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它刻烙着时代的印记,反应了那个时代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历程。今天,磨剪戗刀这一曾经热门的行业,只能留给我们去追忆......作者简介:徐东军,安徽寿县人,系高级经济师、高级建筑师。年入伍,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伍后,耕过田,务过工,经过商。曾主编多期内部刊物《安徽徐氏》和《全球徐氏》;著有《宗亲联谊路漫漫》一书;主持编辑《中华徐氏通谱·安徽省卷》;出版处女作《爱在父耕母织间》。经常在网络媒体发表姓氏文化和宗亲联谊、游记、时评等文章。包头最美书友会不忘初心展翅飞翔执行主编:依然副主编:天心琚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