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位老人至今以磨刀为生,磨一把刀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让现在的年轻人莫不趋之若鹜。相反,很多传统手艺却逐渐被掩盖在了历史长河中,比如服装产业的崛起,令手工纺纱、刺绣等传统手艺逐渐被淘汰,甚至失传。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电子产品中,一些传统手艺,比如捏糖人、皮影戏等逐渐退出了舞台。而如今发达的工业,也让磨刀等流传了数千年的技艺险些被灭绝。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能够做到极致,照样可以在这个职位上发光发热。所以,别看磨刀只是一个很小的技术活,但如果做好了,一样可以发扬光大。而我国有一位老先生就是磨刀技艺的传承人,也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他被誉为“中国刀王”,据说磨一把刀需要元,但国内外却抢着想要预约。

其实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石刀,不过当时的石刀大多是由石块打磨而成的,专门用来宰杀动物等。到了青铜器时代时,国内出现了青铜小刀,不过这种小刀一般只有君王才会拥有,普通的百姓依然使用石刀。直至西汉时期,随着钢铁的出现,国内开始使用钢铁磨成的刀,而且刀的制作工艺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著名的刀匠由此诞生了。

到了现代,最出名的刀匠要属陈当华老先生,他是一位香港人,有着50多年的磨刀经验。他磨出来的刀质量极好,锋利耐用,因而广受人们的好评。据说经过他打磨的刀剪锋利无比,只需要轻轻把刀放下来,就能削开报纸,甚至用他的刀凌空削番茄而不出水。也正因陈当华一手绝妙的磨刀技艺,他被人们称为“中国刀王”。

陈当华的这门磨刀技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在他年轻时,由于磨刀这份工作的利润并不高,顶多能够维持生活而已,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纷纷劝他放弃这份工作,重新寻求其他发展。可是陈当华很固执,他认为这是自己祖上的技艺,必须传承下去,因此不愿意放弃。就这样,他依靠这门技艺挺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同时他的手艺也在多年的练习中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成为了该行业的佼佼者。

陈当华在香港开了一间店,店里放着三样宝贝,分别是裁缝剪、刀片和木质工作台,这些东西陪伴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是他曾经赖以生存的磨刀工具。所以虽然如今他已经有了新的工具,但这三样东西依然被他当宝贝一样供着,甚至逢年过节时还有烧香祭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中国传统技艺都逐渐消失,但陈当华却将磨刀技术发扬光大,甚至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学艺。不过他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学艺的人必须坚持苦练,将磨刀技术练到极致,方可出师。当然,他的磨刀技术更是一绝,他强调,磨刀不能使用蛮力,而是用巧劲,这样才不会损坏刀刃,所以,即便陈当华磨了几十年刀,他的手依然光滑无比,丝毫没有老茧。

而且陈当华判断磨好的刀是否足够锋利也有一套标准,比如削番茄而不出水,不用力把纸削开等,正因他对自己的磨刀技艺严格要求,所以经他磨的刀没有一把不锋利的。而随着陈当华的名气越来越大,国内外很多客户纷纷慕名前来购买,有的下单以后甚至需要等上三个月才能取到货。而且陈当华的磨刀收费也很贵,有些刀需要上千元一把,但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趋之若鹜。

陈当华的磨刀技艺不仅在国内名气很大,到了国外,依然得到很多人的好评,当时德国有一家刀厂还因此专门高薪聘请陈当华当他们的技术指导。陈当华老先生如今已经80多岁了,他磨了一辈子的刀,从起初为了谋生到后来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这门技艺,而经过数十年的磨练后,他不仅获得了名利,也成功将这门技艺传承了下来。

如今,社会上像陈老先生这样始终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国的很多传统技艺也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遗憾,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好好保护和传承那些难得的传统技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