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余雯雯通讯员叶秋蕙
再过半月,便是中秋。
中秋的主题是团圆。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对月举杯,是东方文化独有的仪式感。
今年中秋,有没有和亲朋约了不见不散?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联合潮新闻,想和你来一场“不见不散”的约定:一个团圆故事,换一对“不剑不伞”。
“不见(剑)不散(伞)”是这么来的
“不见(剑)不散(伞)”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目前打造的品牌项目。
工美馆馆长陈刚是最先提出这个创意的。
他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有着独特的文化性。前期他们策划了御剑、婳伞、霓扇、匠宝四位个性分明的IP形象,把一些历史文化元素都融在其中。御剑、婳伞是一对两小无猜的CP组合,用谐音可以表达出“不见(剑)不散(伞)”。
“为迎接杭州亚运会,我们去年和今年分别对伞博物馆和刀剪剑博物馆进行了提升,亚运前,改造一新的刀剪剑博物馆会上线。配合亮相,我们文创部门开动脑筋,合计出来一对‘不剑不伞’。从广义上来说,和我们正在努力打造的‘不见不散’博物馆理念是很搭的。而且杭州是爱情之都,从文化概念上来说也是非常契合的。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来打卡,好好认识一番工美馆。也欢迎大家多来,常来常新,不见不散。”
古色古香的雨伞像一把剑
即将上线的“不剑不伞”,亮白和藏青两色,半米长左右,套着同色系伞套,连着一根背带。一拿到手,很多小伙伴都直呼:这不就是一把剑嘛!
没错,因为伞柄完全做了剑的造型。
馆长陈刚介绍,这次就是将馆藏的刀剑造型,融入了雨伞的设计中。剑的护手、剑柄以及剑首上的雕花,都吸取了宋剑的一些元素,护手中心还有一龙一凤的图案。其中一副伞面放入了“不见不散”的章印,再加上布艺伞套可以用来斜背,使得整把雨伞看起来古色古香,有一种侠客“仗伞”走天涯的味道。
“虽然伞的造型比较复古,但是开关设置还是和现代伞一样,很方便。”
一个团圆故事换一对伞
“不见(剑)不散(伞)”全新推出,工美馆也想借着中秋节给大家送上这份礼物。
“不见不散的约定,可以是情侣的,也是家人朋友的,也可以博物馆和观众的。”馆长陈刚招呼大家都来分享自己的中秋团圆故事,外婆家、奶奶家的团圆饭、远在异乡的思念、和父母孩子的约定等等,当然你也可以分享你的一份中秋祝福送给亲人朋友。
我们会把大家的故事都一一记录下来,在潮新闻APP平台分享,并选出那些打动读者的,送上一对“不剑不伞”。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28日
参与方式:在稿件下方评论区留言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