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不好看多半是不会裁一刀下去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出去玩拍了一大堆照片,回头却发现大部分都不满意。

先别急着删除!再平庸的照片也记录了我们珍贵的回忆。

更重要的是:你以为的丑照、废片,都可能是潜在的大片,美图!

来看下面这样平平无奇的路人照。(很多初学者都会出现构图不完整、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只需要一个神奇操作,加上滤镜,就能得到一张杂志封面般的高级感大片!这就是今天要讲解的技巧:裁剪,一刀下去照片大变样。往下看完,你就能给相册里的照片,一键“整容”了!

1.

强化主体

很多时候拍摄时离得比较远,画面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元素。

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二次裁切,去掉多余的部分,更清晰地展示主体。

以下面这张拍摄上海武康路老洋房的照片为例:

原图分析:

武康大楼作为主体,马路、车流、行人、植物等都是干扰因素,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并没有起到1+1>2的效果。

裁切思路:

大楼和天空完美搭配,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和鲜花绿植极具生活气息,可以大胆截取,抛弃不必要的因素,让画面更聚焦。

总结:

在后期处理中,我们要注意寻找照片中的“亮点”,或是着重表现某一主体,通过裁切弱化其他部分对主体的干扰,一秒抓住观众的眼球!下面再举两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上图:裁剪前下图:裁剪后

左图:裁剪前右图:裁剪后

下次再遇到背景杂乱的“废片”,试试二次裁切吧!

2.

调整画面比例

很多人在拍照时搞不清该用横构图还是竖构图,画面看着别扭。通过裁切可以完善构图,让画面更紧凑。拿下面这张海边夕阳为例:

原图分析:

原图采用横构图16:9的比例拍摄,画面右侧的房屋、游客因为光线的原因漆黑一片,和灿烂的夕阳极为不搭。

裁切思路:

夕阳照射到水面,形成一道纵向的光线,光线旁正好有一艘轮船驶过,远处的山峰和金色的天空融为一体作为背景,我们可以采用竖构图9:16的比例切割,最大程度突出傍晚的温暖,渲染故事感。

总结:

使用裁切二次构图时,一定要根据画面元素的需求灵活选择长宽比例及方向。

一般情况下:正方形构图画面紧凑,突出主题;竖构图成像质量高,二次裁切构图的空间更大;横构图空间开阔,便于留白,营造氛围。下面这张图里,白云占了大量面积,飞机相对而言比较小,画面显得单调。我们采用1:1的正方形比例进行裁切,将飞机放在三分线上,成为画面的中心,同时白云天和天空的分隔形成了天然的对角线,整体画面也更加充盈。下面这张已经极具生活气息的照片,我们该怎样裁切呢?可以看到左侧和后侧的人物并不完整,甚至只有半张脸,采用纵向3:4的比例裁切,引导观众视线聚焦在两个主要人物身上,更能营造生活定格的氛围感。

3.

发现局部亮点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二次裁切,在同一张照片中创造出不一样的观感。那些原本就非常漂亮的照片,二次裁切也能让它们获得更多可能。以下面这张午后的抓拍为例:

原图分析:

原图中,黑白色调的照片记录了午后独坐的老人,极具故事感。但背后的楼房和人物会分散掉一定注意力,大面积的地板也不够聚焦。

裁切思路:

为了进一步渲染气氛,将观众的视线更聚焦到老人和光线的重合处,排除多余元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通过二次裁切放大画面中的关键点。

总结:

当拍出一张自己非常满意的照片时,我们应该有观察细节的意识,找出画面中最满意的点,通过二次裁切发现更多的可能。这张生动的海鸟捕猎镜头该如何裁切呢?我们注意到画面下方刚好有几只贴近水面的鸟儿,可以特写这一部分,给观众留下更多遐想的空间。一张傍晚的照片,也能轻松裁切出电影海报般的质感。摄影是记录瞬间的艺术,难免会积累大量“废片”。通过二次裁切,我们可以强化画面重点、改变照片比例,堪称一场“整容手术”。但我们也要注意几点:拍摄时一定要留白,给后期的裁切留下空间。裁切会降低画质,一切后期修图的前提都是前期的摄影基本功要扎实!现在就打开相册,给曾经不满意的照片「整容」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