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花灯:无骨花灯的神奇之美
仙居花灯,又名针刺无骨花灯,因而仙居花灯属于无骨花灯一类,它是浙江省仙居县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全身没有骨架、全由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闻名,相传源于唐代,故又名“唐灯”,也有人称之为“神灯”。它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角度和艺术角度,介绍仙居花灯的起源、特色、种类和制作流程,让您领略无骨花灯的神奇之美。
仙居花灯的起源
仙居花灯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赞不绝口。“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据当地宗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仙居皤滩古镇已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家家挂上“状元灯”,表示书香门弟,预祝状元及第。皤滩古街的“大明堂”、“大学士府”的梁柱马腿上就雕有这种“无骨花灯”。清朝时期,灯的式样、品种进一步发展增多。其中有一种叫“珠兰灯”的花灯,灯周围的花纹是由一种叫“水上浮”的绣花针刺成,是进献皇帝的贡品。在杭州展出,外宾赞不绝口,称之为“神奇的无骨花灯”。
解放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仙居无骨花灯几乎失传。年春节,仙居皤滩古镇举办了首次花灯会,盛况空前。但有一位古稀老人暗示可惜没有无骨花灯,一句话点醒了文化站站长李湘满。他预感到,这是一种艺术遗产,将要失传,自己作为一名文化干部,有责任挖掘当地璀璨的古典文化,非立即抢救不可。他于是立即进行挖掘,历经千辛万苦,于年终于整理出七个花灯品种。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对无骨花灯工艺进行了大胆修改设计和创新,先后整理出27个传统品种,52种分枝品种,使失传50多年的“仙居花灯”重放异彩。
仙居花灯的特色
仙居花灯的最大特色就是无骨。它不用竹子、木头、铁丝等做骨架支撑,而是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片折拼粘接而成。这些纸片都经过刀凿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灯一亮,光线透过孔洞留影而形成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梅开五福、飞马迎春等吉祥寓意的传统图案,也有《三国》、《红楼》等名著人物故事的图案。针刺工艺精细绝妙,行行针脚排列有序,点点针眼均匀剔透5。
仙居花灯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多样。它有单灯和组灯两大类。单灯主要有花兰灯、荔枝灯、龙凤八卦灯、绣球灯、宝石灯、珠兰灯等几大类。每个品种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制作和造型艺术都和古代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组灯主要有长旗灯、鼓亭灯、牌坊灯、宝塔灯、财神灯、大花兰灯、桥里狮子灯等几大类。每个品种都由多个单灯组合而成,气势恢弘,富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仙居花灯的种类
仙居花灯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仙居花灯宝石灯
它由24片纸片粘贴拼凑而成,直径20公分左右,灯面有凹有凸,活象个大宝石。它的图案一般是各种花卉,色彩鲜艳,灯一亮,璀璨夺目,如同一颗颗珍贵的宝石。
仙居花灯珠兰灯
它由58片纸片粘贴拼凑而成,直径0公分左右,灯面平整,活象个大珠兰。它的图案一般是龙凤、鸳鸯、仙鹤等吉祥物,针刺工艺非常精湛,用的是一种叫“水上浮”的针法,针孔细密均匀,如同水波荡漾。这种灯曾经是进献皇帝的贡品,在杭州展出时被外宾称为“神奇的无骨花灯”。
仙居花灯的组灯种类
仙居花灯的组灯主要有长旗灯、鼓亭灯、牌坊灯、宝塔灯、财神灯、大花兰灯、桥里狮子灯等几大类。每个品种都由多个单灯组合而成,气势恢弘,富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仙居花灯长旗灯
它由一个大花兰灯和两个小花兰灯组成,中间悬挂着一面长旗。长旗上刺绣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字句或图案,如“福禄寿”、“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等。这种灯一般挂在大门口或者大堂里,表示祈求平安吉祥。
仙居花灯鼓亭灯
它由一个鼓亭和四个小荔枝灯组成,鼓亭上有一个大鼓和两个小鼓。鼓上刺绣着各种美丽的图案,如“百鸟朝凤”、“九龙戏珠”、“百子图”等。这种灯一般放在广场上或者街道上,表示欢庆喜庆。
仙居花灯牌坊灯
它由一个牌坊和两个小荔枝灯组成,牌坊上写着各种赞美的字句或者题词,如“天下第一”、“功德无量”、“文武双全”等。这种灯一般放在村口或者桥头,表示尊敬礼赞。
仙居花灯宝塔灯
它由一个宝塔和四个小荔枝灯组成,宝塔有七层或者九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图案和装饰。宝塔顶端有一个金刚杵或者莲花座。这种灯一般放在寺院里或者佛堂里,表示虔诚信仰。
仙居花灯财神灯
它由一个财神和四个小荔枝灯组成,财神是用纸片剪刻而成,手拿金元宝,身穿红袍,面带笑容。财神的周围有各种象征财富的物品,如金银珠宝、钱币、麒麟、聚宝盆等。这种灯一般放在商店里或者家里,表示招财进宝。
仙居花灯大花兰灯
它由一个大花兰灯和四个小花兰灯组成,大花兰灯是无骨花灯的代表作,制作精美,图案丰富。小花兰灯也各有特色,有的刺绣着十二生肖,有的刺绣着四季花卉。这种灯一般放在大厅里或者舞台上,表示繁荣昌盛。
仙居花灯桥里狮子灯
它由一个桥和两个狮子灯组成,桥是用纸片剪刻而成,上面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和装饰。桥的两端各有一个狮子灯,狮子是用纸片折拼而成,形态逼真,威风凛凛。这种灯一般放在桥上或者河边,表示驱邪除凶。
仙居花灯的工艺流程
仙居花灯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以下是仙居花灯的主要工艺流程:
1.选料:选用优质的纸张作为灯片的材料,一般用毛边纸、蜡光纸或者手工纸等。
2.染色:根据不同的图案和风格,给纸张染上不同的颜色,一般用植物染料或者化学染料等。
.裁剪:根据不同的品种和造型,给纸张裁剪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用剪刀或者刀片等。
4.针刺:根据不同的图案和风格,在纸片上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案,这是仙居花灯最重要也最难的工序。
5.粘贴:根据不同的品种和造型,在纸片上涂上胶水或者浆糊,然后把不同的纸片粘贴拼凑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灯体。
6.装饰:根据不同的品种和造型,在灯体上加上各种装饰物,如亮珠、素头、彩带、金银丝等。
7.竖灯:把完成的灯体安装在竹竿或者铁架上,并接通电源或者点燃蜡烛,让灯体发出光亮。
仙居花灯的传承意义
仙居花灯是仙居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礼物和装饰品。在仙居当地,人们会在节日或喜庆的场合,挂上仙居花灯,表示祝福和欢乐。仙居花灯也是一种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比如,花兰灯寓意状元及第,荔枝灯寓意甜蜜幸福,龙凤八卦灯寓意吉祥如意,绣球灯寓意天作之合,珠兰灯寓意贵族之风,长旗灯寓意风生水起,鼓亭灯寓意鼓舞士气,牌坊灯寓意功成名就,宝塔灯寓意高楼大厦,财神灯寓意招财进宝等等。仙居花灯还是一种承载了历史和传说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仙居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记录了仙居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
结语
仙居花灯是一种神奇的无骨花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也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工艺。它是仙居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它反映了仙居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记录了仙居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经历过多次的衰落和复兴,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如果您对仙居花灯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技艺和文化,您可以阅读以下几本书籍:
《仙居无骨花灯(口述史)》,是中国一部原生态无骨花灯制作口述著作,也是作者实地采访浙江仙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发掘传承实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
《仙居花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介绍了仙居花灯的起源、特色、意义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系统地展示仙居花灯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图书。
《仙居传统村落踏访/悦读丛书》,记录了作者对仙居县多个传统村落的实地考察和感受,其中也涉及了仙居花灯的制作和传承情况,是一本反映了仙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的书籍。
#百度仲夏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