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看一家生产小家电的公司,那就是飞科电器。他们家当然不生产空调和冰箱了,主要是电须刀和电吹风等生活小家电。
我也在网购吸尘器时,见到过他们家生产的吸尘器,可惜我没买过。甚至我都没用过他们家的产品,原因是我觉得小家电本来就不贵,得用我自己认为更加省心的,那仅是我个人的感受,不具备任何的参考价值。
我们就从飞科电器的产品结构开始吧:
他们列出来的产品很多,我把那些销售收入低于1个“小目标”的产品给合并了,比如销售收入仅为百万级的吸尘器之类的产品,这些加总也才5%左右的规模。
飞科电器最大的单一产品就是电须刀,年占比提升了6个百分点,达到了70%,其他占比较高的还有电吹风、理发器和毛球修剪器等。毛球修剪器这个产品我以为只有那些小厂才生产和销售,飞科还算不错,把这个小产品捡起来也做了1.2亿的营收。
这种小家电使用频率高,购买周期不长,但是价值不太高,要做大营收,最好的选择是以70亿人口为基数。但可惜飞科电器这方面还需要努力,因为其国外销售的占比仅为0.4%,基本上就只在国内市场发展了。
从气泡图来看,近十年来,飞科电器的气泡还是明显在变大,盈利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但年以后,气泡位置左移,盈利能力下降。营收增长率(高低位置)近几年也是有所下降,年又有所恢复。
准确说,是在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后,连续下跌了两年,年总算营收小幅超过了年,但净利润却还有差距。我们知道,年可是不能怪到疫情身上的,这说明飞科电器至少是遇到了阶段性的发展天花板,那么会不会在年以后重新出发,冲击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呢?如果境外市场或者某个单项产品取得突破,还是有可能的,但更大的可能是这个天花板的影响会较长时间存在。
年,其他小家电(我所合并的那些小的单项产品)增长最快,从这里看,确实有可能会孕育出某些潮流产品的,只要他们愿意尝试,或者说愿意创新。然后是零配件和毛球修剪器也有较快的增长,主力产品电须刀增长了20.9%,这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报复性消费我不太相信,但疫情下大家没多少心情来剪胡须还是有可能的,但没有了疫情,也不太可能一天理两次,只能算是恢复性增长吧。
但第二大产品电吹风和第三大产品电动理发器的销售下降,这多少让人意外,应该说整个市场还是在的,而且并没有萎缩,但是随着人口增长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放缓,成熟产品就有明显向优势品牌集中的趋势,而不是在大发展时期,只是增长快慢的问题。
虽然国外的销售占比很小,但也是增长的,这方面比国内销售增长还慢是不行的。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想打开国际市场,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持续地营销等投入,当然还需要产品质量过硬和一定的创新,也需要稳定的贸易环境。
从年一季度看,飞科电器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有较快的增长,看这形势,真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在年以前,飞科电器是有着“降龙十八掌”绝招的,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毛利率,我们查询过,当年他们的财务杠杆并不算高,所以不能认定为“葵花宝典”。但是在之后三年比较接近于毛利率后,就开始与毛利率分道扬镳了,而且差距越拉越开,成了一个喇叭口。
这当然主要和其净资产增长太多相关,但其运营效率下降也是明显的,其他不说,年其在编员工人,年为人,多出了多名员工,而营收增长却很小,但其费用总要上升的。
毛利率持续上升,已经接近50%的水平了,这可比卖空调毛利率高,但盈利能力不升反降。对于这种情况的公司,其实是有内部挖潜空间的,就看管理团队愿不愿意做了,毕竟现在他们也还是挺赚钱的。
电须刀的毛利率在高位继续上升,已经超过了50%,其他所有产品的毛利率都在提升,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虽然国外销售的比例不太重要,我们也还是看看,显然毛利率上升的就是国内市场,也就是说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我们的消费是在升级的,至少从飞科电器的毛利率情况来看是这样的。
如果有朋友猜了,一定会猜到的,那就是年一季度,其毛利率已经超过了50%,达到了54.1%,看来其品牌提升的战略还是有效的,并且这还是在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毛利率大幅提升。
但是,从其成本费用的构成和占营收比的情况,我们看到的却是,总成本占营收比是持续上升的,特别是年已经首次超过了80%。销售成本占比下降(也就是毛利率上升),而总成本反而上升,那一定是期间费用花得太多了。
虽然研发费用占比也是提升的,但主要的增长却是在销售费用方面,这可是有五六倍的差距,前面说到的人员增加带来的管理费用提升等也是存在的。我们当然不能认为靠营销投入来宣传好品牌是错的,但是小家电也是要拼产品力的,就看他们怎么平衡,如果产品力和营销能力都提升了,当然是一件好事,甚至有把那些国际品牌竞争对手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抢过来的可能。
同比的变化看得可能更直观,除了财务费用外,所有的期间费用项目都比营收增长得快,毛利率提升带来的增量利润空间,相当大一部分就被这些费用的增量给消耗掉了。
从其近8年的现金流量来看,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持续且稳定,甚至不需要怎么融资就可以满足其投资和分红之类的需要。
而且他们的现金储备还明显偏高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水平跟全部负债基本相当,所以说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几乎没啥可说的,要说也就是可以多分些红或者回购些股票之类的,减少净资产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作为主营电须刀这类小家电的飞科电器,日子过得其实是比较滋润的。但是近些年来经营增长放缓,为此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提升品牌附加值的经营策略,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不过,可不能骄傲了,特别是产品品质和创新要跟上营销的步伐,避免出现过度依赖营销的情况。
下次,我也换一个飞科的电须刀?或许这可以考虑一下。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