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亲手用刀裁散了一本新书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csjkc.com/yydt/m/773.html

↓本文作者为『冰叔阅读俱乐部』第一季会员↓

很小很小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用心爱护它。

于是,大家经常会一起比,谁的随堂笔记又工整又细致,谁的教科书到期末依然像新的一样。以至于长大后买书,也是格外爱惜,被不小心撕坏一点点,还会心疼很久。

不过,今天我做了一件非常颠覆思维的事儿——

和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用小刀裁开了一本刚拆封的新书,现场就是这样滴~

00:34

不得不说,刚听老师说要拆书时,是万分心疼的,看着手里的小刀,完全下不去手。可是,当一本厚厚的工具书在我们手里“支离破碎”之后,居然有一种化整为零的爽感,瞬间觉得有了读下去的勇气。

这堂特别的课,就是由国民讲书教练赵冰老师带来的《洋葱快速阅读力工作坊》。

许多爱读书的小伙伴都知道,洋葱阅读法的创始人是彭小六,但赵老师的课,结合他擅长的讲书模式,更加幽默风趣,轻松好玩。分享一些具体的收获给大家~

线上一整年,不如线下一整天

不能说自己是知识付费的元老,但至少曾经也算是个“焦虑粉”。

从年开始,陆陆续续会买一些线上课来听,甚至参与了几个价格比较高的社群。但很多时候,都是听课时间歇性努力,懈怠时永久性遗忘。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课崭新地躺在我的手机里。

至今为止,印象最深刻的两次课,一次是年夏天参与赵老师两天一晚的讲书营;另一次就是今天的洋葱快速阅读力工作坊。当然,这两次都是线下课。

相较于线上课自我封闭式的充电,和隔着网络的神秘,线下课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即时的演练,是相互的链接,是共同的努力。

所以,你很可能在听着线上课时走神,却很难在线下课发呆。环环相扣的紧凑,和不断的任务演练,更容易让你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也让你吸纳更多的观点,效率自然成倍增长。

所以,如果你有时间,不如去现场感受一次课程,就会发现,原来同样的问题,有那么多的答案;原来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像买菜一样去快速阅读

裁书只是一种手段,有效阅读才是王道。

常常读过就忘,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困惑,而是大多数人的共性。于是,有人说,书太难了,所以我读不懂。也有人说,我太难了,没有心思看书。但或许,读和不读之间,只隔着一道叫做“目的性”的大门而已。

我们很多时候读书,都是从头翻到尾,一字一句地读,效率极其低下。今天的课上,赵老师分享了一个观点,像买菜一样去实施快速阅读。那么,究竟如何做呢?

快速阅读的第一步,提问题。你可以先看一本书的封面、目录、序言、腰封、名人推荐等等,大致了解这本书是讲什么的,为什么作者会有这些观点,它能够帮自己解决什么问题。

这就像去菜场买菜前,我们基本都会想一想,今天打算做什么,什么跟什么搭配比较好,遇事更有目的性。

快速阅读第二步,扫读。花很短的时间,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翻一遍,在重点的地方做好记号。这里最主要的就是,不要思考,不要停留,顺着你的直觉往下走,直到翻完这本书。

这就有点像到了菜场后第一件事,稍微转一圈,看看哪家菜更新鲜,哪些食材在哪里买。

快速阅读第三步,读重点。扫完一遍之后,再回头翻开书,专门去找之前标记好的重点段落,仔细研读,并且及时根据要点做出知识卡片,做一次初步输出。

这就像买菜的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摊位,买自己想买的菜。

当然,如果你对那个菜场很熟,也有了常去的摊位,那么跳过第二步,直奔主题去买想买的菜,也没有问题。

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

所有的知识,会读会背都不稀奇,会结合自身思考,实际运用才是最厉害。其中有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输出。

输出,可以是实践。当你学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就立刻去尝试阅读一本新书;当你学了一个很棒的育儿理念,就立刻去跟孩子沟通;当你学了一个职场论点,那立刻运用到工作中……只有实践和不断演练,才会让你真正搞明白,这个方法到底适不适合你,到底有没有用。

输出,可以是教别人。听很多大咖讲过,教就是最好的学。因为教别人的过程,是将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这中间会加入你的经验,你的思考,你的表达。于是,当你用自己的方式把作者的观点讲出来,并且别人可以听懂时,学习效率自然翻倍增长。

一整天的烧脑,值得被记住的有很多。

但赵老师说,分享心得不要超过三点,所以,今天告一段落咯。

毕竟,我是个合格的好学生~

(1)如果你喜欢作者的文字,欢迎把“卿本嘉柠”介绍给更多的朋友哟。

(2)文中图片和视频来源于现场各位小伙伴,万分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